英语里有一句话叫,“smallerthebetter(越小越好)”,这是讲政府和政治的。但有时在足球里也适用,或者,很多事情都不是“越打越好、越多越好的”。欧洲杯即如此,以我一个采访过四届欧洲杯的中国记者看来,24个队的年法国欧洲杯,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欧洲杯从开始,一直到年都是8个队参赛。两个小组,小组前两名出线就是半决赛、决赛,进决赛的队只打5场比赛。从年CCTV开始转播法国欧洲杯起,年决赛法国队“中场三叉戟”、普拉蒂尼任意球破门夺冠;年德国欧洲杯有“荷兰三剑客”的荷兰半决赛淘汰西德、决赛范巴斯滕零度角凌空攻破达萨耶夫十指关夺冠;年瑞典欧洲杯“灰姑娘”丹麦半决赛淘汰荷兰、决赛击败不可一世的德国夺冠……给中国球迷留下的印象是:场场精品,平均水平远超世界杯。
但欧洲杯年开始扩军到16个队,仅四届比赛后,年即再次扩军至24个队。欧洲足坛强队再多、再“欧洲无弱旅”,也架不住差不多平均两个队就有一个进决赛圈。尤其对我这样一个有像“洁癖”一样审视足球大赛“质量”的足球码字者来说,年欧洲杯小组赛几乎一场冷门都没有,最后的决赛东道主法国队莫名其妙的输给葡萄牙,在我看来就是一场“灾难”。
一场“新冠肺炎”让全世界的体育比赛全处于停滞状态,没法“现场直写”,我也只能回顾之前的比赛,把年欧洲杯现场写的两篇旧做拿出来“回放”下,也算是从历史中挖掘点思考和新意吧。
(一)
——“欧洲杯水平高于世界杯”一说可打住了
在东道主法国和瑞士约好似不思进取、又皆大欢喜打成0比0携手小组出线后,那么多年一直坚定认为“欧洲杯比世界杯(平均)水平高,更好看”的人可以打住了。
一个好制度可使坏人干好事,一个坏制度可使好人干坏事。赛制亦如此,打平法国可确保小组第一、瑞士第二,傻子才去玩命?帕耶那脚漂亮远端包抄劲射中梁不入——进了也像当年亚洲杯日本队员“意外”攻破中国球门一样,纯属“不小心”?有机会你再进一个,还可1比1?
为什么欧冠主客场赛制最后决赛是中立场地一场决胜负——排除一切其他因素,让决赛更浓缩、更纯粹。什么客场进球、客场守、主场攻……统统玩去。NBA总决赛属美国人自己玩,多打一场能多创造多少GDP?可无论勇士中间输那几场有多可疑,最后第7场两队必须货真价实玩命,为“费厄泼赖”,也为巨大“利益”?赛制若非决定一切,也至少50%?
从一开始,法瑞之战即毫无悬念。即使法国狂胜,罗马尼亚大胜阿尔巴尼亚,瑞士仍可以最好小组第三出线。若法国玩命,“驱动”何在?演练不同阵容、保存体力,只当是场热身?先胜一场、实际已出线无忧的德国可因与波兰有“斯基系”打平、确保双方“利益最大化”,我大法国与瑞士亦“远无仇,近无怨”……看着法国M6台主持人吉诺拉赛后对话德尚的轻描淡写、全无“千辛万苦”小组出线之兴奋,及法国各地球迷的欣喜若狂,我其实更关心电视没转播的罗阿“大战”。还不错,阿尔巴尼亚获首次世界大赛首胜,一个叫萨迪库者在攻入阿队大赛首粒进球同时、还创下其效力列士敦士登瓦杜兹俱乐部队员的首个欧锦赛进球纪录——我打赌没中国球迷听说过该俱乐部。
虽阿队能否小组出线仍需等其他小组第三的成绩,但他们首个进球、首胜算本届欧洲杯至今的最大冷门吗?
一个扩军到24队、小组第三也能“混出线”的欧锦赛,不可避免为赛制之最坏?也许,最后看看本届欧洲杯究竟有多少场“垃圾小组赛”,有几个小组末轮和法国组一样只有一半、甚至毫无悬念,就会有“秃头上的虱子”般清晰结论。
世界杯也曾24个队过,但因其风格多元化、实力差距难以预料而产生过更多冷门。年世界杯,阿尔及利亚小组爆冷2比1胜西德,2比2平智利,却因赛制小组前两名出线、12队再分4个小组打循环第一名直接进半决赛而4分被淘汰。年世界杯,米卢率哥斯达黎加1比0胜苏格兰,2比2平瑞典,借“小组第三也能出线”之利爆出惊天冷门、同时也为24队赛制正名。年世界杯,米卢再率美国队创小组第三、挤掉哥伦比亚出线奇迹……
本届欧洲杯会有如此小组第三出线奇迹吗?基本不会,前两轮“零冷门”已基本扼杀了小组最后一轮、甚至淘汰赛阶段所有冷门的萌芽。
那就更无法和32个队、只能小组前两名出线的世界杯相提并论了。年南非世界杯,法国1分、意大利2分小组垫底被淘汰,日韩小组第二闯入淘汰赛。斯洛伐克、科特迪瓦、澳大利亚、瑞士、南非皆积4分以毫厘之差被淘汰,新西兰平3场、以不败战绩被淘汰……年巴西世界杯小组赛当以D组连环冷门最为夸张,“最弱”哥斯达黎加前两场击败乌拉圭、意大利,直接让乌意英三个老牌世界杯冠军陷入“内战”和绞尽脑汁的“算分大战”,最后一轮提前出线的哥斯达黎加0比0平英格兰,让意、英掩面而泣、狼狈出局。巴西世界杯更以荷兰小组赛首轮5比0狂胜卫冕冠军西班牙、德国半决赛7比1狂屠东道主巴西的“大比分超级冷门”而成为标签,让“巴西若提前出局可能引发政局不稳、甚至骚乱”的“政治潜规则”破灭于瞬间,凸显世界杯连上帝都不可预测之“冷门魅力”。
但世界杯、欧洲杯冷门之旅从来皆从小组赛开始。年欧洲杯爱尔兰1比0击败英格兰;年欧洲杯普拉蒂尼所率预选赛8战全胜的法国一场不胜,与泰勒所率英格兰小组赛双双被丹麦、瑞典淘汰;年欧洲杯东道主比利时小组赛被土耳其淘汰,年东道主波兰不敌俄罗斯、不进淘汰赛……而本届欧洲杯至今“这里的冷门静悄悄”。
“南美无弱旅”,南美一共9个队,美洲杯还要“借”美国、墨西哥、牙买加才能尴尬“扩军”到12个队。欧洲有马耳他、卢森堡、列支敦士登……等“绝对鱼腩”,所以只能说“欧锦赛无弱旅”,即使扩军到24队也无弱旅?但也没冷门?没小组出线之压力和生死攸关,几乎一点都没有?
8个队时的欧洲杯(平均水平)肯定比24个队的世界杯精彩,16个队时的欧洲杯大概、可能、差不多比32个队的世界杯精彩,而第一届24个队的欧洲杯肯定比32个队的世界杯差的太多?
只从小组赛一场冷门都没有,小组赛最后一轮几乎毫无出线压力、一点也不生死攸关这一点,“欧洲杯比世界杯更好看”是否该就此打住了?
(二)
——到底是谁“骗”了谁?
无论是你是身处巴黎圣丹尼体育场、战神广场球迷区,还是远在万里之外中国、美国的电视机前……无论时间是晚上、凌晨、还是傍晚……无论你是醒着、却昏昏欲睡,还是在睡眼朦胧中坚持醒着……相信那一刻全世界都被欧洲杯决赛上葡萄牙队替补埃德尔的那个进球突然“惊醒”、并惊到目瞪口呆、睡意全无、且一直到比赛结束很久仍难以置信着……
这是谁的“剧本”里的情节?“技术至上论”的“剧本”里没有;“东道主必夺冠论”的“剧本”里更没有;甚至连一些最“恶毒”的“阴谋论”的“剧本”里都没有。如果有大言不惭的“事后诸葛亮们”说他在第分钟前、或者这场比赛前,甚至几天前就“蒙”过葡萄牙会赢、会夺冠,那他不过是当年已死的那只只能爬进“两个门”章鱼的“人类版”而已,这样的情节不在任何人的“剧本”里,无论是东道主法国、欧足联、德尚、桑切斯、格列兹曼、C罗……
如果是谁把谁骗了,那没有人知道谁把谁骗了。
“技术至上论”者最早大多看好的是德国。新科世界杯冠军,以引导世界足球新潮流的拜仁为班底,狭两年前世界杯半决赛7比1狂屠东道主巴西之雄风、攻击力强大无比,1/4决赛前一球不失,但残酷点球大战过了克星意大利关后,却半决赛不敌“老手下败将”、东道主法国。那就法国队了吧,格列兹曼,“新齐达内”,单届欧洲杯已进6球……决赛总得有点噱头吧?那就拉C罗来做个陪衬……
到这个份上,我也是“东道主必夺冠论”支持者。虽两年前世界杯巴西半决赛遭狂屠、“东道主若不能夺冠可能引发政局动荡”这样的“铁律”都被扫荡至荡然无存,但面对“五连平”的“面瓜”葡萄牙和独木难撑的“哭泣男孩”C罗,赛前看着“法国队庆祝夺冠的大巴都准备好了”、“7月14日就是法国国庆,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的传统国庆大阅兵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样的新闻,很多人只想把葡萄牙“这只坏牙吐的远远的”。
“阴谋论者”则独具慧眼的盯上了比赛裁判。德国虽千辛万苦淘汰了意大利,但法德之战却是个意大利裁判,“德国最终还是没逃过意大利人的魔爪”。“阴谋论者”还在无限放大了德国队被“冤枉”的那两个点球后,还特装深沉的“开玩笑”说,法国将在决赛中“栽在一个德国裁判的哨下”……
所有这些“奇谈怪论”,都与葡萄牙队无关。
唯一能特牵强的扯上点边的,是“谁在强队身上爆冷、谁就将被爆冷”的一个隐藏很深的“潜规则”。但这都是哪年的陈芝麻烂谷子了?年世界杯,丹麦小组赛6比1狂胜乌拉圭、2比0胜德国,但淘汰赛立即1比5被西班牙淘汰,但西班牙刚成热门,即被比利时淘汰,比利时再被阿根廷淘汰……但那届世界杯与之相伴相生的还有“哪个队出最佳射手、哪个队即被淘汰”,这都和这届欧洲杯丝毫挨不上。
与葡萄牙队决赛前,媒体爆炒的是法国队将完成年欧洲杯、年世界杯和年欧洲杯“东道主三连冠”,德尚将成为德国队前主教练福格茨之后、第二个以球员和教练皆欧洲杯夺冠者……
几乎没有人在“剧本”里“正眼”看葡萄牙队,虽然他们是双主角之一。
从比赛开始,一切都怪怪的。法国占优势似乎理所当然,但一堆射手却无法早早进球。C罗第一次受伤队医进场治疗,第25分钟C罗更以痛苦状引发所有人的担忧:最大看点——“皇马斗马竞”“格列兹曼斗C罗”——要黄了,岂不是要毁了这届本来就缺乏精彩、没有经典欧洲杯的决赛——成法国队的独角戏——那得难看成什么样?
但C罗就真的“下场了”。
一切都那么真实,真实因为没人能“设计”出如此情节。C罗被换下后葡萄牙队反而打得更流畅、更一致、更有威胁起来。法国队绝对想进球、而且格列兹曼的两个头球非常接近进球,但一个被葡萄牙门将帕特里西奥扑出、一个稍稍高出横梁。“黑铁塔”西索科的两脚雷霆万钧的远射若进了,也堪称绝对世界杯,但亦一被扑出、一偏出。
如果有什么“剧本”、“设计”,那两次打门柱是连上帝都设计不出来的。吉甘尼克第92分钟漂亮晃倒“影帝”佩佩,脚弓推出带着旋转的球越过帕特里西奥,但门柱却救了已坠入死亡谷的葡萄牙队。若此球进了,一切都在常规时间里结束了。加时赛,葡萄牙队突然变得丝毫不落下风,替补出场的拉尔夫惊艳任意球已让全世界不知所措,不知道这究竟演的是哪一出。
然后是第分钟埃德尔那惊天一击。当下半场桑切斯以埃德尔换下被誉为“尤西比奥接班人”、18岁新秀桑切斯时,有多少人在骂他,埃德尔一人前场30米处拿球,法国三名后卫在门前,法国门将伊罗伊斯这届欧洲杯有过多少次精彩的扑救……
这一球还将比赛将在分钟无比沉闷后进入点球大战的“剧本”“撕得粉碎”,更全然不顾法国总统奥朗德已坐在圣丹尼大球场的“主席台”上、全然不顾全法国人民已做好了欢庆的准备,否则难道奥朗德提早就做好了可能给葡萄牙队颁奖的准备?还有为本届比赛呕心沥血、却临了面都露不了的前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他都“暗中操纵”了什么?他操纵了一届“无法操纵的比赛”?
如果真的有人先有了“剧本”和“设计”,欧洲杯最后结果不过是各种错综复杂势力、交易的“阴谋”和“骗人”,那么究竟是谁骗了谁?谁看清楚了?反正我至今还在一蒙六二五中,先别特simpleandna?ve(简单、幼稚)告诉我“这就是足球最大的魅力”。
让我更大惑不解的还有赌博公司开出的赔率和赛前有说的另外一句话。赛前的赔率好像是“葡萄牙不输”,那句话是,“法国也该还葡萄牙一次债了”。但这两件事之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两件事和那两个门柱、埃德尔第分钟那个进球之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周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