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会得尿毒症注意这些事少做

肾病被称为“沉默杀手”,我们经常在新闻中看到,年纪轻轻身体很好,却查出已经是尿毒症晚期。

不久前据杭州日报报道,37岁的胡先生(化名)确诊了尿毒症,诊断结果让医生感到无比遗憾,“要是早点来看就好了!”

胡先生平时工作繁忙,觉得自己年轻,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五年都没有做体检。不久前,他发现自己全身乏力不适,到医院检查发现血肌酐报了危急值,经过进一步肾内科检查,才发现原来他的肾脏出了严重问题,已经发展成了“尿毒症”。

医生表示,一检查就查出是肾衰竭、尿毒症的患者不是个例。由于肾病早期比较隐匿,常无特异性症状,早期肾功能损害时,人们往往很难察觉。当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肾脏损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一发现就是肾衰竭、尿毒症了。

年轻人这些行为很伤肾!

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何年纪轻轻就患上了尿毒症?

实际上,年轻人患尿毒症早已不是新鲜事。首先中老年人比较重视体检,这类人群反而能较早地发现健康问题,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年轻人常常仗着年轻,再加上工作忙,不重视体检,反而成了危险群体。

除此之外,尿毒症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肾脏受损导致,而肾脏受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导致的。

1.熬夜

熬夜对肾脏是有影响的。肾脏24小时维持人体运作,但肾脏的运作也有“生物钟”系统,肾脏血流量到了晚上,会减少一半,运作效率比白天低,熬夜会导致肾脏的“生物钟”紊乱,肾脏没有休息的时间,因此会很受伤。

2.滥用药物、保健品

滥用药物、保健品同样会增加肾脏负担,某些非甾体类消炎药对肾脏甚至是有毒性的。一些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比如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广防己、细辛、追风藤等也有肾毒性,可能造成肾衰竭,服用时一定要遵医嘱。

保健品也一样,滥用、过量服用保健品同样会加重肾脏负担,对肾脏造成损害。

3.甜饮料当水喝

年,广东台报道,医院血透室有一位透析患者,大家总爱打趣称他为“可乐哥”。因把可乐当水喝,一天最少喝两三瓶,当时24岁的他就患上尿毒症晚期,已持续透析近10年。

4.吸烟

研究表明,吸烟具有明显的肾脏毒性作用,可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学和组织学结构,引起尿蛋白排泄率增高,进而损害肾功能,增加发生终末期肾病的风险。

5.过度疲劳

过度劳累是诱发肾脏疾病的原因之一,根据临床接诊的急慢性肾炎患者的情况来看,约有70%左右的肾炎患者发病与长期的过度劳累有关。

因为人在疲劳状态下,加上工作、精神紧张,特别容易造成抵抗力下降,经常如此会导致反复的细菌、病毒感染,增加出现免疫反应的机会,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腰酸腰痛、腿肿、眼睑浮肿、蛋白尿,甚至导致血压升高、头晕等表现,最终发生肾脏损害。

6.经常憋尿

憋尿不仅容易引起膀胱损伤,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还易造成细菌繁殖,一旦反流回输尿管和肾脏,其中的有毒物质就会造成尿路感染、肾脏感染,甚至尿毒症。

肾脏也有求救信号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减少伤肾行为,还要早发现肾脏的求救信号,该如何及早的发现肾脏在求救呢?出现以下情况,就要小心是肾脏出了问题。

1.尿色异常

正常的尿液为清亮的淡黄色,如果尿液的颜色发生变化,如变成了咖啡色、深茶色,或者是肉汤、西瓜汤类的颜色,则可能提示肾脏出了问题。

2.尿量异常

人体每天正常的排尿量为~ml,如果每天排尿量少于ml则称为少尿,如果多于ml,则为多尿,二者均为异常现象,都要小心。

3.夜尿增多

健康人夜间排尿一般不会超过2次,总量一般少于ml,排除失眠、临睡前大量饮水或进食利尿食物等因素,如果夜间尿量增多,甚至多于白天的尿量,医院检查。

4.水肿

如果尿蛋白大量流失或者水负荷过高,人就会出现水肿的情况,如果没有心脏或肝脏的其他问题,水肿就要警惕是不是肾脏出了问题。

5.不明高血压

高血压是肾脏疾病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如果年轻人发现有高血压,且没有家族史、肥胖等高危因素,就要警惕继发性高血压,有可能存在肾性高血压。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有无危险因素,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白蛋白尿和血肌酐的检测。对于慢性肾脏病高风险人群,如肾脏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龄(65岁)及肥胖等,应开展一级预防。

此外,发现早期肾癌,最便利、最经济的方法便是肾脏B超检查,建议这几类人每年做一次肾脏B超检查:40岁以上,尤其是男性;有肾癌家族史;肥胖;长期酗酒、吸烟、熬夜;罹患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特别是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患者;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化学有毒物质或工作环境污染严重的人群。

END

来源:健康时报排版:李璞

审校:瑞雪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oyutaiisland.net/zzbx/71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