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地产评级下调
7月13日,惠誉评级宣布将建业地产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从“B+”下调至“B”,并将其高级无抵押评级及其未偿美元优先票据评级从“B+”下调至“B”。
7月15日,标普将建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下调至“B-”。与此同时,标普将该评级列入负面影响信用观察名单。
这一评级的背景是,建业地产即将到期的离岸债务较为集中,而建业地产在执行即将到期的债务偿还计划方面面临较高的风险。
缺钱的建业,起码有三条渠道解决债务偿还问题。首先,动用无限制现金和资产来为即将到期的债务融资;第二,依靠主营业务房地产的销售增长;第三,向国资系出售股权,引入战略投资。
目前来看,这三个渠道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鉴于近期“强制断贷”潮的影响,银行将托管账户中的预售款实施更严格的监管,确保预售房屋的顺利交付,建业地产调动无限制现金的计划将不再是一件容易事。
再来看销售情况,因为行业仍处于调整期,购房者情绪发生结构性变化,另受“烂尾楼”事件影响,河南地产行业整体销售持续低迷。
年上半年,建业地产实现合同销售额约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4.8%。这大约是建业地产在4月份的年度业绩会议上宣布的年度销售目标的26%。
标普预计,年,建业地产的合同销售额将下降30%-40%。
而流动性现状,又会直接影响增量融资现金流入。投资者对河南房地产市场信心的减弱,可能会影响河南铁路建投集团投资所带来的利好,从而降低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供额外贷款的可能性。
上半年销售腰斩,资金承压7月5日,建业地产发布年前6个月销售业绩。
数据显示,年6月份,建业地产取得物业合同销售额29.73亿元,同比减少68.8%;合同销售建筑面积平方米,同比减少64.9%;每平方米平均销售价格为人民币元,同比减少为11.0%。
截至年6月30日前六个月,建业地产已取得物业合同销售总额.4亿元,同比减少54.8%;总合同销售建筑面积平方米,同比减少52.7%;每平方米平均销售价格元,同比减少4.3%。
为了这份成绩单,建业可谓是绞尽脑汁,项目销售花样百出,靠“农产品换房”新操作的建业地产火速“出圈”。
无论是小麦换房还是大蒜换房,都是河南楼市低迷以及建业地产对快速卖房的真实写照,本质上还是降价销售。
为缓解流动性,建业于年4月1日与万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九项商业物业的租赁和管理货币化,并收取预付款。其文化旅游项目的出售也在进行中。
国资入股靴子久悬不落年6月1日,一则“河南铁建集团拟收购建业地产29.01%股权”的消息有力提振了市场情绪,当日建业地产旗下多笔美元债出现12美分以上的巨额涨幅。
截至7月14日,国资入股交易仍处于尽调阶段,公告中披露的将注入集团的14亿港元资金也暂无下文。且因靴子迟迟难以落地,当初消息公布带来的市场提振效果已逐渐被抹去,建业旗下美元债价格又复归低点。
年,在河南汛情及疫情的双重打击下,建业地产的一封“救援报告”已展现了公司的困窘,而年,地产逆周期行情进一步发酵,建业的销售恢复也遥遥无期。
建业地产在年以前开发项目及土地储备近99%位于河南省,与当地的经济和发展高度捆绑,河南省政府此时出手提供适当支持合情合理,也是建业地产目前最关键的救命稻草。
目前建业地产年剩余偿债压力较大,且自身偿债能力较为薄弱,8月份到期美元债兑付尚且存在一定的资金保证,但剩余美元债价格已在20美分的低位区间震荡。
市场对建业地产未来兑付的悲观预期,与其大幅缩水的现金储备、疲软的销售表现不无联系。
年下半年逐渐恢复的地产市场景气度,又遭“断供潮”拦腰打断,停贷事件对河南省居民购房意愿的打压或将拖累公司下半年销售恢复进程,间接影响建业的经营偿债能力。
撰文:乌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