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钱,越存越穷
穷人家的孩子,往往不愿意花父母的钱,
步入社会后,穷人家的孩子,开始自己工作挣钱了,
他们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想着孝敬父母,
给父母买几套衣服,买台像样的智能手机,
有条件的,再带父母去各个地方旅游一趟,
该买的买了,该玩的玩了,
他们才会觉得,父母抚养自己长大,总算报答了一些。
买点东西,玩一玩,花的钱倒也不算太多,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觉得每个月应该给父母寄点钱,
农村家庭,父母都没有正式单位,
就靠家里务农,或者外面做点零工赚点生活费,
所以,农村家庭的孩子,工作后就想着让父母轻松点,
每个月往家里寄几千块,算是表达自己的孝顺,
更严重点的,把工资全部寄给了父母,就给自己留点生活费,
有的父母倒也还好,孩子寄回来的钱,没有乱花,全部存了起来,
他们想着是,孩子还没有结婚,存到点钱将来娶媳妇。
年,当时的房价还不算高,
一个三线城市,房价也就四千多,还算行,
但那些孝顺的孩子,没有想过为自己买房,
只想着尽快孝敬父母,
那些农村的父母,也没有想着为孩子买房,
只是想着农村家里的土房该拆掉盖了,将来孩子要结婚了。
就这样,孩子没有错,拿钱孝敬父母,
父母也没有错,替孩子存钱,
结果呢,房价涨了2倍、3倍,
原本可以父母帮一把,付首付,
孩子努力工作,还房贷,
家里的财富日渐增加,
结果却变成,
存钱十年,买房首付还差一半。
2买房不是消费,就是存钱
买东西,就是花钱,
但买房不同,买房不是花钱,而是存钱。
结婚的时候,每个人都会置办一些家业,
记得村里两个人,都是同年结婚,
其中一个人,买了一辆越野车,花了二十多万,
而另一个人,也花了二十多万,付首付买了一套房,
买车的人,开始看起来很风光,
逢年过节的,都开车带老婆回老家,
再拉着父母、岳父岳母到处玩玩,
穿着一些时尚衣服,看起来生活过得比较滋润。
而买房的人呢?
钱全部都付首付了,而且每个月都要还房贷,
日子只能用紧巴巴来形容,
没钱买车,每次回老家,只能搭乡镇的大巴车,
东西也不敢随便买,因为每月还完房贷后,真的没剩几个钱。
生活往往都是先苦后甜的,
五年以后,买车的那位,车子严重贬值,
原本二十多万的车,现在转让出去,只能卖个几万块,
而买房的人,当年总价80万的房子,现在已经涨到了万,
短短五年时间,两个家庭的财富,就是百万的差别。
3到城市买房,就是孝顺父母
农村的父母,因为经历、眼界等原因,
并不能为孩子的人生做出什么指导性的意见,
他们的世界里,就是要把钱存起来,存在手里,才算安心。
但作为年轻一代的孩子,要看清父母的局限性,
钱,是一般等价物,
现在的钱,买现在的东西,就是等价交换,
把钱存起来,相当于现在的钱,存到未来去买东西,
未来的东西越来越贵,存起来的钱,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少,
年,20万可以首付买平的房子,
年,50万才可以首付买平的房子,
存钱的人,真的越来越没有购买力。
而父母帮忙买房,却是家庭财富的开端,
买房,看似把家里的钱全部花了,
实际上,却是买了一张城市的门票,
城市发展了,房价跟着涨,
家里真的需要钱的时候,房子就是家庭最大的财富,
卖出,可以获得几十万的利润,
想置换大一点的房子,原先的这套房,就是你换房的筹码。
孝顺是什么?
是家庭财富的增加,是父母需要钱的时候,可以拿得出来,
家庭合力到城市买房,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