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拿钱资助儿媳换大房子的婆婆花钱都

白癜风康复来袭 https://m.39.net/pf/a_5036053.html

文/涵美一

01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一家人之间,衡量感情好坏的标准变成了“钱”。

“钱”能让一家人变得和气,也能让一家人变得疏离。

想起一句话:“钱帛进珠笼内收,若非出道少贪求。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因为钱而闹掰、甚至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感情不在少数,有友情,有爱情,也有亲情。

很多人总说,觉得现在的人越来越没有人情味,不管做什么,也不管对外人还是亲人,都得先看你有没有钱:有钱了就对你客气一些、和你也多来往,没钱了你就算人品再好、做得太多,也依然被嫌弃、被看不起。

想一想,也挺悲凉的,暂且不说对外人的态度该不该要根据钱的多少来决定,如果是对自己的亲人,还要先“向钱看齐”,人家钱多、或者是给你钱花,你就对人家好,没钱、或者在钱方面帮不了你,你就和人家翻脸,这样做真的很薄情。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喜欢钱,也都有权利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但前提得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基础上,自己有了才是真正的有底气。

有一句话叫:珍惜当下,知足常乐。

当一个人,不懂得珍惜眼前所拥有的,总是期待着更多、索取的更多,那么,他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02

今天的案例来自一位陈阿姨,她因为钱的事和儿媳起了龃龉。她觉得儿媳太贪婪,而且还不知感恩;儿媳呢,认为她小心眼儿、心机深,给自己儿孙作贡献还斤斤计较。

婆媳俩各执一词,大吵了一架后,互相置气。

“我真不知道自己在儿媳妇眼里到底是长辈,还是提款机!每回她需要用钱了,知道找我、和我亲,话说得那是要多甜有多甜!可一旦你不给她钱,或者做事没能顺她的意愿,那脸拉的是要多长有多长!你说,哪有这样的!我不求她能待我像待她母亲一样好,至少她多少记着我的好吧?哪能只知道使唤你、用你,一点也不懂得感恩呢?”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陈阿姨如此感慨呢?

说起来,就是因为钱。

中秋节那天,儿子一家三口回来过节,为此,陈阿姨和老伴儿一大早就去菜市场买了肉和菜,为了让儿子一家三口到家就能吃上热饭,他们更是早早就开始准备起了午饭。

原本陈阿姨想的是,既然儿子回来了一趟,那自然会在家呆个几天,为此,她还特意把儿子住的房间收拾了一番,谁知道,当天,午饭还未吃到一半,她就再也没有了胃口。

儿媳先是笑着告诉她,考虑到一个孩子太孤单,也容易被娇惯的霸道、自私,因此,最近打算要个二胎,争取给她家再生个大胖孙子,不能让她家无后。

虽说自己就只有一个儿子,但陈阿姨自认她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因为小孙女从出生一直到快三岁,她都是出钱出力、任劳任怨,但,既然儿媳那么说,愿意再要一个孩子,她作为老的,也不能干涉,只能尽力帮一帮。

这样想了之后,陈阿姨便点了点头,称以后要是多了一个孩子,她能帮的肯定会帮。

见陈阿姨表了态,儿媳突然扭捏了起来,支支吾吾地说,知道陈阿姨这个婆婆心善、好说话,所以有一件事要麻烦她,希望她多少能给点支持。

“妈,是这样,我们住的房子有点小、也有点偏,以后真多了一个孩子,估计都住不下!再者,再过一年,您孙女就要上小学了,这住的附近也没有啥好学校,所以,您看,能不能资助点钱给我们?我们想换套大一点的、好一点的学区房。”

一听到房子,陈阿姨当场就不淡定了。

儿子和儿媳目前住的房子是一套89平的两居室,是当初儿子结婚前,陈阿姨全款75万买下来的。

房子原本写的是陈阿姨的名字,娶儿媳时,因为她闹了一阵儿,称自己住的婚房像是在提防她,陈阿姨为了不让儿子为难,便把自己的名字去掉,写了儿子的名字。

本来定亲时,两家人谈得好好的,房子全款加不了女方的名字,但彩礼和车子可以尽力满足女方(彩礼21万8,车子15万,写的女方名),未曾想,结婚还不到一个月,儿媳缠着儿子,到底是把她自己的名字加了上去。

碍于是“先斩后奏”,儿媳那时信誓旦旦地向陈阿姨保证“一定会好好过日子,绝不会卖房子”,如今,才过了六年多点,怎么就要换房了呢?

这套房虽说是不在市中心,但也没有儿媳说得那么偏,而且家门口从小学到初中都有,即便不是最好的学校,但孙女有学上不就行了吗?退一步来说,即便是儿媳有了二胎,房子暂时也住得下,儿子和儿媳经济条件那么一般,何不再拼个两三年再换房呢?

想了想,陈阿姨委婉地问了一句,能不能暂时先挤一挤,等以后儿媳的二胎上了幼儿园再换房也不迟,毕竟这两年因为反反复复的疫情,钱不太好挣,能省多少还是要省一些。

听到陈阿姨这样说,儿媳瞬间就拒绝了:“妈,真的挤不了!那个,为了感谢您的资助,以后二胎就不麻烦您了,到时会让我母亲帮带,您想啊,总不能让我母亲没地方睡觉吧!再者,我们换房,只能是把现在住的房子卖掉,再添一点钱换套大的,趁着还没有二胎,才好换啊!等两个孩子大了再换房,若是新房住不进、旧房已卖掉,那我们一家四口怎么办?睡大街吗?”

见儿媳提起了亲家,陈阿姨便笑着问了问,既然要换房,那亲家是什么意见,又能资助多少?

儿媳摇了摇头,“以后生了二胎,都让我母亲帮着带了,再让人家拿钱,不太好吧?本来嘛,就是人家的外孙,也不该人家带,我再开口提钱,那不是太不明事理了吗?到时娘家那边的人该怎么说我?”

这下,陈阿姨不乐意了,她帮带了两年十个多月的小孙女,不是既出钱又出力吗?怎么到了亲家那里就不行了?再者,什么时候开始,带孙辈就是奶奶该做的了?最应该对孩子负责的,不是孩子的父母吗?

尽管心里有些不舒服,但陈阿姨还是耐着性子说了一句,本来就是小两口的家,亲家如果不资助,那她也不会拿一分钱。

儿媳变了脸色,“妈!您话不能这么说吧?再怎么说,是给您家生的孙子,是您们家的根,何必非得带上我母亲呢?她把我和我妹妹养大够不容易的了,总不能还让人家倒贴吧?”

看着儿媳因愤怒而涨红的脸,陈阿姨长叹了一口气,很是平静地开了口,“小倩,你若非要这样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你了!要二胎是你和我儿子自己的事;生不生孙子我也从没催过你;孙女快三岁时,你把你母亲接来、让我回去,我也毫无怨言就走了。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婆婆够尊重你、给你空间的了!从你结婚一直到现在,我们老两口少给你钱了吗?怀孕给、生了小孙女给、坐月子给、帮带孙女还给,即便是这两年,你母亲住在你家,为了让你和我儿子少点压力,你缺啥、要啥,只要能满足,我也是时不时地给你钱。

是,亲家养大你不容易,但我儿子也不是喝西北风长大的呀!我这些年也不是袖手旁观,什么都没为你们做过呀?你要是总觉得生了个孩子,我们家就跟欠你一样,那你以后就过不好了!反正,我就一句话,亲家不拿钱资助你们换大房子,那我也不会拿钱的。”

陈阿姨说完这番话,儿媳彻底生气了,她不顾陈阿姨儿子的安慰,扔下一句“没想到这么多年了,你还是把我当作外人”,之后便夺门而出。

就这样,好好的一顿团圆饭,闹得大家不欢而散。

03

陈阿姨到现在都还觉得委屈,她想不明白,为什么每一次儿媳找她要钱都是那么的理所应当。

“说我计较也好,小心眼儿也罢,我就是心里不平衡!花钱都找我,享福却让亲家!难道生儿子就是罪吗?我在儿子家帮带了那么久的孩子,出力出钱,儿媳妇一年到头儿没给我买过几件衣服就算了,还处处挑剔、不给个好脸!亲家呢,我累死累活地把小孙女带大,她过去了,遇到节假日,儿媳就带着她出门旅游,衣服也是一套套的换!对自己亲妈那么好,这换房的大事不说亲妈必须得拿多少钱,至少也得给点吧?怎么全成了该我掏的了?”

其实,作为旁观者,在换房一事上,我个人是认为,小年轻有能力了就换,真是能力不足,那就再多拼几年,等攒够了本儿再换也不迟,何必非得向老人伸手、全指望老人资助呢?

对于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不管是要几胎,年轻人首先自己得想好以后怎么办,怎么解决生活中的压力,能不能给自己、给孩子一个相对好的生活,而不是什么都不考虑,只生不养,就想着让老人大包大揽。

不要总觉得什么事就是老人该做的,他们自己能保重好身体,努力攒养老钱,尽力帮子女分担,又不伸手找子女要钱,这已经是很不错了,为什么做子女的,还要额外再给他们增添负担呢?

我一直都劝做婆婆的,为了儿子小家的和谐,要尽量替儿媳妇考虑,不能制造矛盾,但我也想劝一些做儿媳妇的,如果遇到了不错的男人和婆家,要学会珍惜和感恩,不能仗着别人好说话,而无休止地索取。

这世上没有谁就该为我们做什么,哪怕是我们的亲生父母,他们也有厌嫌我们、不想管我们的时候,何况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媳呢?

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既然选择了,那就努力去承担,而不是怨天尤人,这才是一个成年人最该有的觉悟。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oyutaiisland.net/zzbx/9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