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起床发现枕边一大把头发,洗个头发现池子里一大把头发,扫地还发现一大把……
为什么会掉头发呢?
可能是平日里压力大,也可能是饮食问题,还有一种可能——洗头方法错误,洗发变毁发!
天天洗头正确:两三天洗一次就够
很多人觉得头发油腻,天天洗头,还有人早晨洗一次,晚上再洗一次。其实,过度清洗虽然去除了头皮、头发表面的脂质,但也会损伤皮肤屏障和毛鳞片,导致毛发受损、暗淡、干枯、掉发,头皮则有可能出现头屑和瘙痒等症状,从而形成皮肤分泌的不良循环。在日常护理方面,建议男性1~2天洗一次头,女性1~3天洗一次头。
洗时搔抓头皮正确:应是推头皮而不是抓头皮洗头时不少人喜欢抓头皮,感觉非常解痒、舒服。但我们指甲里藏污纳垢,用力搔抓头皮不仅使得局部皮肤产生组胺等瘙痒物质,也扩张毛细血管,搔抓的快感引起恶性循环,引起皮炎等。用力搔抓也容易导致皮肤屏障破坏,使得局部容易细菌感染,导致毛囊炎,进而引起脱发。洗发时要用手指指腹轻柔的揉搓按摩,“推”头皮而不是“抓”头皮。
先护发后洗发正确:先洗发再护发网络流传洗头时“先用护发素,后用洗发液”,称“这样洗头后更蓬松自然”。这是真的吗?专家表示,颠倒顺序后“蓬松”的洗发效果其实是一种假象。先护发、后洗发,首先头发是脏的,用护发素在头发表面盖一层,再使用洗发水,头发的清洁度肯定会大打折扣。久而久之会导致细菌滋生,导致毛囊感染,引起头发干枯,脱发。根据中国人的发质,建议还是先洗发去污,再养护,这样才是洗发护发的最佳顺序。
湿发时用护发素正确:头发擦干再用护发素很多人习惯性的用完洗发水后直接使用护发素,但专家提醒,用护发素前一定要尽可能擦干头发。而且有一个简单的原则,就是越是浓缩的护发营养,比如精华露、发膜之类,对头发干度的要求就越高一些。虽然不必使用吹风机吹干,但也要将头发擦到不滴水的状态再涂抹护发素,这样护发产品的吸收效果会最大化。
吹风机使用不当正确:与头发保持距离先吹发根过度使用吹风机=头发的过度干燥,对头发造成的伤害将大幅增加!吹风机应该由下往上吹,远离头发15cm左右,避免让它碰到头发,太近会导致头发热损伤。不要先吹发梢,发根渗透下来的水会让你做无用功。先把发根吹干,再吹发梢,或者让发梢自然风干,将吹风机的伤害减至最低。
留点护发素更滋润正确:护发素一定要冲干净有人认为将护发素残留一些在头发上,能够令头发更加润泽。其实这是错误的,残留的护发素会刺激皮脂腺分泌过多的油脂,对头皮健康是有害的。有的护发素还会滋生头皮屑。护发素残留,局部潮湿的环境有助于真菌及细菌滋生感染,容易导致毛囊炎、脱发。另外,有的护发素含有芳香烃类致癌物、防腐剂、香料、表面活性剂,吸附于头皮,刺激头皮过敏,对于头皮都是有害的,因此,应将护发素彻底清洗干净。
用毛巾搓头发正确:用毛巾抓头发一些女性头发较长,洗完后不容易干,就使用毛巾反复揉搓。但其实这样擦头发对头发伤害很大。因为毛巾和浴巾的表面都是很粗糙的,当接触到头发表面时,毛巾会吸收走发丝上多余的水分,如果反复揉搓会让头发让毛鳞片重新翘起。同时,如果力度过大,也会让头发易折损、易掉发。其实最好的方法是用毛巾包住头发,快速按压头发,吸走水分。
梳发只梳发稍正确:头皮油脂是最好的润滑剂留长发的女性,头发很容易在发梢打结或缠在一起。这时如果只用梳子梳发梢,不仅依然梳不通,还会使头发断裂,掉发。但如果从头皮开始往下梳就会好很多,因为头皮分泌的油脂就是最好的润滑剂,让梳子粘上油脂,再梳到发梢时就会顺滑很多。同时用木制梳子轻轻梳头发,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和从根部毛发的生长,也会令头发光泽更加自然。
湿着头发睡觉正确:头发很娇弱一定要擦干不少人喜欢晚上洗头,洗完头发之后眼睛睁不开了是不是可以去睡觉了呢?其实这时候头发的鳞片张开,此时头发很娇弱,不耐摩擦。如果在头发半湿半干的状态下睡觉,会导致角质层变薄,令头发变得干燥。头发暴晒正确:头发如皮肤也需防晒很多人只注重皮肤的防晒,从没注意过头发也需要防晒。有研究表明,头发受到的紫外线伤害比脸部的严重两倍以上!紫外线对蛋白质的分解作用,容易导致断发、分叉,使头发失去弹性和光泽;头发暴晒后,内部细胞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头发中的黑色素分解,容易造成干枯分叉,断裂掉发。所以,外出时,最好把头发盘起后戴上遮阳帽或是打遮阳伞。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