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矫正近视和防控近视的区别

刘云涛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02982.html

  

  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举办的大会,已经将高度近视定义在度。而目前我国内依然是以度作为高度近视的分水岭。所以当前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对近视的防控。在近视防控中我们有两个概念,大家非常容易混淆,一个是近视矫正,一个是近视防控。

  下面先介绍一下矫正近视的方法,主流医学有多少种。临床普遍采用的近视矫正方法都是根据近视的光学成像原理,通过降低人眼的屈光力,使得光线能汇聚在视网膜上,从而达到清晰成像的目的。主流医学里面的矫正近视的方法,区别就是“矫正”在角膜的位置上。戴在眼前(眼镜),戴在角膜上(隐形眼镜(儿童不适合),OK镜),做在角膜上(飞秒激光手术),放在眼睛里面(眼内的屈光手术)。

框架眼镜

  

  先说一说框架眼镜。框架眼镜是通过一个凹透镜对成像光线的改变,对原先聚焦在视网膜前的光线,进行发散,刚好聚焦在视网膜上。框架眼镜也是目前近视矫正适用面最广的一种工具,也是目前最安全的一种方式。任何真性近视,都可以通过验配,获得一副属于自己定制的眼镜。框架眼镜在屈光矫正方面,可谓是最简单、最安全。但是,不要因为框架眼镜就可以简单安全,就说他能够完全防控近视。实际上框架眼镜在屈光矫正方面立竿见影,但是在近视防护方面就显得捉襟见肘。

  验配框架镜时,镜眼距离的变化带来的光度变化,处理不当会促进近视的进展。在选择镜架面弯过大,就会增加近视光度,同时引入额外的逆规散光,或者镜架倾斜角过大,这些情况都会促进近视的进展。眼镜的装配不当依然会促进近视,比如,框架镜配装不当,或瞳距测量错误,镜架变形,会产生棱镜效应,对眼位,视功能产生影响,造成视疲劳,也会促进近视进展。

  最关键,通常框架镜中心都是最薄的,光学矫正最标准的,而周围的厚度都是比中间厚,容易形成棱镜,造成视网膜周边远视性离焦。因此,虽然屈光矫正可以,但是在近视远期防控方面,却是不利的。

  矫正近视和防控近视

  从前面我讲框架镜的矫正原理上,你已经明白。矫正近视,其实就是一组物理光学镜片,做一些光学技术操作,让你马上可以把看不清的看清楚。但是,记住这个动作不叫做“近视防控”,它只是物理光学操作,叫做“屈光矫正,或近视矫正”。把光的聚焦不正常的情况给矫正了过来。但是,它不同于近视防控。

  近视防控,更注重屈光度的增加,眼轴的增加,甚至眼底病变的预防和控制。延缓屈光度,和眼轴的增加,延迟眼底病变到来的时间,降低眼底病变发生的风险,或者即使发生了眼底病变,发生的程度更低一些,等等,这些行为才是真正的近视防控。

  到这里,你应该清晰了,近视防控和近视矫正的区别了吧。一个是点的动作,一个是线的模式。一个是时间点,一个是很长一段时期,甚至终身的时间。框架眼镜,OK镜,多焦点接触镜,飞秒激光这些都是屈光矫正。OK镜,多焦点软镜有一定的防控作用。而0.01%的阿托品仅仅是用来防控,没有矫正的作用。纯中医的防控,或者中西医结合的近视防控(比如,仁与仁五维一体),这些更多的侧重近视防控。

  有了上面的基础,我们再介绍下面几种屈光矫正的方法,还有近视防控的方法,让你进一步了解透彻。

  OK镜的验配原理

  角膜塑形镜简称OK镜。角膜塑形术的原理是,通过特殊设计的镜片,将眼角膜前表面压平,使得角膜变平,屈光力变小,从而达到看清晰的目的。由于角膜的弧度是有限的,所以被改变的程度也是有限的,角膜塑形镜能矫正的近视度数也比较有限,一般都是近视度以内,散光不超过度的情况。重要的是,重要的是,重要的是,角膜是有记忆的,你要清楚。一旦角膜塑形镜不戴了,角膜就会复原,这就是所谓的近视回退了。

  在我看来,角膜塑形镜在屈光矫正上,只要通过了试戴,说明矫正的应该还是比较理想。记住,我说的是矫正。但是,在防控近视方面,目前来说,相对手段比较少的情况下,角膜塑形镜也是一种选择,但我绝对不敢说是最优选择。因为,它所防控的力度有限,且单一。

  第一,有不少近视的孩子,一开始就不能验配OK镜因为种种原因,比如,角膜炎症,结膜炎症,圆锥角膜,眼底的问题,屈光度数过高,眼压偏高,这些孩子一开始就给刷下去了!

  第二,即使有一些孩子勉强戴上了,她/他不一定很习惯,晚上睡觉戴上,白天起床脱掉,晚上睡觉戴上这样一个异物贴在眼角膜上,你一个大人试一下,放点水在角膜上你可能都不一定觉得好受。孩子不适应是一个问题。

  第三,有部分孩子因为戴了角膜塑形镜后,不注意用眼卫生,在戴镜过程中,污染造成了角膜或结膜的炎症,甚至有的发生了麦粒肿,霰粒肿等等。我在临床看到不少孩子,因为戴了OK镜后,发生了霰粒肿之后,角膜塑形镜又重新摘掉了,不敢戴了。

  第四,角膜塑形镜,不能保证百分比的孩子,戴上去的都能够很好的防控近视,不信医院的专家,能否保证戴上角膜塑形镜之后,一定能保证每年近视度数增长小于50度吗?我看,没有一个专家能够保证。

  第五,角膜塑形镜当然有它的优势和作用,我在仁与仁五维一体体系里,遇到合适的孩子,也会建议她/他去佩戴,但是只是其中一个防控手段,不能单一用这个方法。角膜塑形镜,在我看来,它是最大限度的规避了因为框架眼镜造成的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的风险,所以,它白天不戴框架镜,反而本身就是在某种意义上的防控近视。哈哈,你该明白,即使你有屈光度,如果裸眼视力还好,视功能和视知觉功能还好的优势吧!

  角膜塑形镜在近视防控的成功率,大约是能够长期佩戴和坚持,40-50%是有效果的。注意我说的是,长期坚持佩戴的。不说那些,一开始试戴都过不了关的,或者戴上有不适应的,对眼角膜结膜造成炎症的,不能坚持佩戴的,等等情况。

  飞秒激光和眼内屈光手术

  角膜屈光手术的原理,利用激光在角膜表面切掉一个凸透镜,使得角膜表面形成一个凹透镜,相当于将眼镜做在了角膜上,从而达到看清的目的。而眼内屈光手术,是在眼内晶状体上做文章,把屈光力太大的晶状体,换成屈光力较小的人工晶状体,这样一种方式来矫正屈光。

  针对青少年儿童,是根本没有办法做屈光手术。因为屈光手术,明确的禁忌症是18岁以下。只有眼轴稳定,屈光度稳定,没有眼底病变,到18岁以后,才有机会做屈光手术。而眼球的屈光手术,是名副其实的屈光矫正。没有任何防控的作用。它仅仅是在角膜上或者晶状体前做一个“眼镜”。

  我听过很多家长说,现在不着急,等孩子超过18岁之后再做激光手术即可。她/他熟不知,如果近视没有防控好,到达高度近视,有眼底病变,最终会连屈光手术也做不了。何况,屈光手术,仅仅只是解决屈光问题而已,不是防控近视。如果高度近视,出现了眼底病变,未来不是讨论要不要戴眼镜的问题,戴什么类型眼镜的问题,而是会不会致盲的问题!

  多焦点软镜

  多焦点软镜,是防控效果仅次于角膜塑形镜的备选方案。它也是戴在角膜表面上,区别是白天佩戴,OK镜是晚上佩戴。多焦点软镜,是因为角膜接触镜可以随眼球的转动而一直位于角膜中央的前表面,所以,形成周边度的近视性离焦的理想选择。

  统计发现,多焦点软镜控制效果略差于OK镜,达25-50%的近视控制率,眼轴增长控制在0.11mm/年。一般日抛型镜,安全度相对高一些。多焦点软镜可以验配到度到度近视,无法接受角膜塑形镜可以考虑多焦点软镜的佩戴。

  其缺点,会容易造成光学中心的偏位,这也是会促进近视进展的一个风险因素。

  多焦点渐变镜,多点近视离焦框架眼镜

  首先,明确他们的定位。是可以做近视矫正,同时兼有一定的防控效果。但是这一类功能性的镜片,很多目前还缺乏更多的临床统计学价值。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发现,近视离焦框架镜的近视控制率为52%,眼轴控制率为62%。双焦镜,渐变多焦点镜对近距内隐斜,或明显调节滞后的儿童近视进展控制更有效果。

  我个人理解,这个多焦点渐变镜,多点近视离焦框架眼镜只可以作为辅助,不能作为防控的主导工具。且价格不菲。

  0.01%的阿托品

  首先明确一下,0.01%阿托品是百分百用来做近视防控的。没有任何屈光矫正的作用。

  目前,我国还没有经过药监部分完全批准上市。大部分使用经验还是来自国外,比如,欧美,新加坡等国家。目的,用阿托品来防控近视,最有效的浓度是在0.5%。能控制在50度以内的年增长,就是最佳的效果了。

  我们团队对此持保守态度,毕竟阿托品是一种西药,一种针对胆碱能受体的拮抗剂。阿托品在临床眼科,多用来做散瞳,解除调节痉挛的药物使用。而在近视防控中,阿托品用的不是它的原本药物作用,而是用来影响巩膜形态学改变,动物实验阿托品可以让鸟类的巩膜神经纤维层增厚,软骨层变薄。

  但是,阿托品有它自身的局限和副作用,比如,瞳孔散大,畏光和视近模糊,眼压变化,停药后的反弹,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光损伤,过敏问题,对睑板腺和泪膜的影响。等等。

  最终,我们建议,儿童应用阿托品,首先是到了非用不可的程度,阶段性眼轴和屈光度增加较多,父母双方高度近视,孩子未来患高度近视的风险极高,其他近视防控的手段均不理想,等等这些情况下,在眼科医生的监督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使用。

  纯中医干预近视的原理

  中医,包医院的专家,对中医干预近视都是信心满满。我个人也非常提倡,因为本身仁与仁五维一体的近视防控体系,也是基于中医防控近视的大数据之后,再改良升级为中西医结合,形成五维一体干预。

  当前,中医干预近视,最有效的几个点,改善了眼肌疲劳,提升了眼球眼底的动静脉血流灌注,改善了微循环,让眼球眼底的营养和氧气供应更加充足了。中医的明目视力训练,对提示视知觉功能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假性近视,和早期近视,效果非常不错。很多早期近视,和假性近视,错过了中医的干预,也不至于很早就戴上了眼镜。

  但是,中医也有自己的弊端,特别是外面非专业医生主导的视力训练机构,过度强调摘除眼镜,过度提升裸眼视力,这是会适得其反。反而容易加重眼睛的疲劳,造成屈光度和眼轴的增加。所以,纯中医干预近视,方向是非常好,前途也非常光明,但是需要更加科学,循证,严谨的态度来执行。

  五维一体的近视防控体系

  从一开始,五维一体就是定位于自己是一个近视的防控体系,里面不排斥任何对于眼健康有利,近视防控有利的方法和手段。

  仁与仁五维一体,本身就是来源于年积累至今的中医防控大数据,年以来中西医结合的大数据,形成的综合防控体系。核心,是多维度有效干预近视,凡是对近视防控有效的方法,我们都有机结合起来,目的是形成多维联合打击,海陆空三军一起出动。干嘛,非要拼的你死我活,孩子需要的最佳的防控效果,西医视光的有效可以上,中医的治本改善体质可以上,营养医学的修复视网膜细胞,视神经细胞可以上,视力训练可以提升视功能,视知觉功能可以上,等等,这样一个复合体,一套综合方法论。

  近视防控的本质

  近视防控的本质,其实就是眼健康管理。所以,仁与仁五维一体有一个说法,超级近视防控就是超级眼健康管理。因为,近视的本质,是遗传和环境共同造成的。其中环境因素影响主要是用眼生活方式的问题,还有眼部健康状态的问题,孩子本身气血水平和体质的问题,这些问题综合去解决,需要一套综合体系的方法论。

  近视防控的目标,是延缓眼轴和屈光度的增长。只要孩子在生长发育,他的身高在增长,他的眼轴长度从来就不能回退,这就明白了,屈光度不可能回退,回缩。而对于高度近视的防控,我们更加注重的是眼底病变的预防和控制。

  让孩子的近视防控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超级近视防控就是超级眼健康管理。而眼健康管理的实质,就是儿童整体健康管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iaoyutaiisland.net/zlff/76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